分享按钮
关于嵩山少林十八武僧中的“十八”只是个虚数概论而非实指,如十八罗汉拳、十八罗汉手、十八罗汉阵。福居和尚邀请武术十八家齐聚嵩山少林等等,均为虚数。在古代汉语中,这样的虚数使用方法屡见不鲜,如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”、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等等。
此外,十八武僧的概念还有应对佛教中的十八罗汉一说,如排列在少林大雄宝殿两侧的罗汉一共十八名。所以以“十八”这个数字来指代武僧,便具备了十分鲜明的佛教色彩,也为“武僧”这一特殊的群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关于明代嵩山少林武僧的人数,据史料记载人数众多。明代王士性《嵩游记》载:“寺八百余僧,各习武艺俱绝。”俞大猷《诗送少林僧宗擎有序》:“予昔闻河南少林有神传长剑之技,后自云中回,取道至寺,僧自负精其技者十余人,咸出呈之……宗擎回寺以剑诀禅戒传之,众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。”
由上可知,明代嵩山少林武僧的确众多。唐豪在《行健斋随笔》中言明代少林武僧著称者有:悟须、周友、周参、洪转、洪纪、洪信、普从、普使、广按、宗擎、宗想、宗岱、道宗、道法、庆盘、庆余、同贺、铉清共18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