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林武术精神是一种尚武、重德、爱国的精神。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少林武术的真实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对手,而是出于自卫。在少林功夫中有“八打八不打”的说法,所谓“八打”就是,一打眉头双眼(眉弓和眼睛),二打唇上人中(人中穴),三打穿腮耳门(面颊和耳门),四打背后骨缝(肩胛骨内外缘),五打肺腑胸膛(两肋),六打撩阴高骨1(耻骨),七打鹤膝虎头(髌骨),八打破骨千斤(臁骨);而“八不打”是,一不打太阳为首(太阳穴),二不打对正锁口(胸口剑突),三不打中心内壁(硬软肋结合部),四不打两肋太极(两腋),五不打海底撩阴(下阴),六不打两肾对心(腰眼),七不打尾闾风府(骶尾骨),八不打两耳扇风(耳窝)。从中可以看出,“八打”之处均为不致造成严重伤害而又能控制对手的部位,“八不打”之处都是些致命的部位。
少林秘典《汇象罗汉行功》记载了点穴之术,其序言中着重阐述了研究这种极厉害武艺的出发点是“仁爱”而非残忍。兵刃之举,是圣人不得已而为之的,点穴就是为了使对手丧失攻击能力而不至于伤人,这正体现了少林功夫的仁爱武德。
学少林武术见义勇为,惩恶扬善
学少林武术见义勇为,惩恶扬善
少林武术以健体防身为宗旨,但并不是说练了一身武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,而是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,不畏强暴,锄暴安良,成为历代传颂的佳话。明朝穆宗年间,黄河决堤,淹了许多州县。贪官黄半县趁火打劫,乱收苛捐杂税,逼得灾民家破人亡。义静和尚为民请命,凭一身少林功夫使黄半县折服,不敢再收苛捐杂税。见义勇为,不畏强暴的精神,在冷漠的社会中尤为重要。
学少林武术抗击侵略,爱国爱民
学少林武术抗击侵略,爱国爱民
少林武术得以名扬天下,除了武技高超之外,还因为少林武僧在民族危难的时刻能挺身而出,为民族、为人民而赴沙场、洒热血。少林武术成了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锐利武器。明朝中期,倭寇经常入侵我国东南沿海一带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给沿海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。而倭寇多为一些亡命之途,武功高强,倭刀锋利,战斗力很强,很难应对,明军屡战屡败,损失惨重。少林应召组成僧兵队伍,奔赴沿海一带与倭寇血战。他们手持铁棍,长七尺,重30斤,运转捷如竹杖,骁勇善战,视死如归,所向披靡,每次作战都作为先锋,制伏倭寇甚众,立下战功无数。